节点文献

龙门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与2008年汶川(M=7.9)地震

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 and Tibetan Plateau,and the 2008 Wenchuan (M=7.9) earthquake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J.HubbardJ.H.Shaw郭婷婷

【Author】 J.Hubbard J.H.Shaw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摘要】 龙门山山脉,即2008年5月12日汶川(M=7.9)毁灭性地震的发生地,界定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缘,并显现出比青藏高原任何地方都大的地形起伏。然而,在这次地震之前,大地测量与地质调查工作都没有测到横跨该山系前缘有明显的缩短变形(Shenet al,2005;Meade,2007;Chenet al,2000),从而引起了关于该山岳带地形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激烈争论。现已提出两个端元模型:(1)脆性地壳增厚,即具有大量滑动的逆冲断层切穿岩石层并引起隆起(Ta-pponnieret al,2001);(2)地壳流动,即青藏高原下地壳的低粘度物质向外挤出,抬升了喜马拉雅山东北部的地壳(Roydenet al,1997;Burchfiel,2004;Bird,1991)。在此,我们使用平衡地质剖面来说明该山系前缘的地壳缩短、构造起伏与地形地貌是密切相关的。这表明,地壳缩短是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的隆起及其地形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致使沿该山系前缘大型逆冲断层发生破裂,并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大范围破坏的2008年汶川地震(M=7.9)就是这种地壳缩短过程的作用表现。

  • 【文献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1期
  • 【分类号】P542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247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