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翻译受众研究

【作者】 王丹丹

【导师】 袁筱一;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 法语语言文学, 2010, 硕士

【摘要】 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翻译的价值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实际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翻译受众的相关因素。而传统翻译研究多忽视读者在翻译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接受理论,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关注读者对文本阐释的重要作用。该理论把读者中心论推向高潮。20世纪80年代,接受理论进入中国,我国译学研究开始关注读者研究。然而,三十年来,对翻译受众的研究仅局限于文学翻译范围内对翻译的读者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翻译受众,即翻译的接受者不限于文学翻译范围内,非文学类笔译及口译的受众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翻译的结果和翻译的过程。本论文从读者角度出发,借鉴文学理论中姚斯接受美学读者能动作用思想,奈达“读者反应论”及弗米尔“目的论”等理论,对翻译受众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并从古今中外译者翻译过程中对受众的关照现象,来看翻译受众对翻译的影响。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章节主要通过翻译定义,翻译过程等研究翻译受众的地位及翻译受众在整个翻译传播,翻译过程中所处的环节。第二章节主要对翻译受众进行分类,并分析研究各类翻译的不同受众特点及需求。第三章是论文核心部分,探讨受众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对翻译的结果和翻译过程的影响,影响程度及影响的局限性等。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受众对翻译活动具有能动作用,不同程度影响翻译的结果和翻译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受众因素,但也不能一味迁就受众。

【关键词】 翻译受众受众角色受众影响
  • 【分类号】H059
  • 【下载频次】24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