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比较研究

【作者】 兰图

【导师】 卞建林;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诉讼法学, 2009, 硕士

【摘要】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1是联合国倡导的一项保护被害人2权益的刑事和社会政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立法确认,国内一些地方司法机关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首先对我国司法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介绍与分类,并对该项制度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评价和思考,最后对建立健全该项制度提出了建议和设想。我国采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救济刑事被害人的民事权利。然而,由于案件未侦破、犯罪嫌疑人未归案或者被作存疑不捕和存疑不诉、被告人被判存疑无罪或者不具备赔偿能力等原因,刑事被害人无法获得犯罪人赔偿的情况大量存在。民事侵权损害赔偿主张无法实现,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或劳动能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给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Second Victimization)。基于上述事实,我国司法机关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对因犯罪行为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救济被害人物质损失。

【关键词】 被害人救助
  • 【分类号】D915.3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61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