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死刑复核程序新论

【作者】 费超

【导师】 鲁杨;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诉讼法学, 2007, 硕士

【摘要】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诉讼程序,它对于落实一以贯之的“少杀、慎杀”政策,保证死刑的正确适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从2003年初到200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死缓或无期徒刑的案件占报请核准案件的22.03%;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案件占7.21%。此外,各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死缓或无期徒刑的案件占报请复核案件的38.14%;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案件占4.44%。1可见,死刑复核程序对我国死刑案件的审判起到了良好的把关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因此而高枕无忧了。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缺乏对被告人人权保障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其次,由于我的司法实践相当复杂,对立法的贯彻执行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都极大影响着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应有价值的实现,也最终影响了我国法律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实现。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彻底收回对死刑案件的核准权,这是推进我国司法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这也为我们提出了更多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中,笔者回眸历史,立足今天,展望将来,力图把握住死刑复核程序的本质而展开对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的研究,包括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一些有关完善立法和利于执法的建议和设想,虽有可能仍嫌肤浅和不够成熟,但希望以此来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和发展尽微薄之力。本文包括引言和结语共六部分内容。其中重点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死刑复核程序概述本章分三节概要阐述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意义、理论渊源、本质、特征及其价值和功能。第二章:死刑复核的历史演进本章分三节阐述死刑复核程序由古代到近现代直至今天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章:死刑复核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本章从系统与联系的角度分六节分别从证据、程序设计和监督机制方面论述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死刑复核程序核准权概念性质功能完善
  • 【分类号】D925.2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33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