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犯罪危险性人格之理论和实证研究

【作者】 于小钫

【导师】 杨波;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刑法, 2007, 硕士

【摘要】 犯罪危险性人格作为人格刑法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在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长期争论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的人格刑法观后所提出的一个关键词。人格刑法学主张:“应当以作为相对自由主体的行为人人格的表现的行为为核心来理解犯罪”而这种以犯罪危险性人格为内在动因的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发生的解释、定性,首先需要考量的基础就是犯罪危险性人格。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刑法学两大流派的背景下,详细介绍了人格刑法学产生的理论背景与刑法学发展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引出犯罪危险性人格在整个人格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本部分的结论是,犯罪危险性人格的研究与界定是建立人格刑法学的根基。有着刑法学研究的理论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犯罪危险性人格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是词汇研究法。假设犯罪人的个性特征都是可以通过看管犯罪人干警的评价反应出来的。首先是对监狱干警的问卷调查,收集监狱干警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其所看管的犯罪人的人格特征所做的他评词语,修订为犯罪危险性人格的词单。第三部分是通过对所搜集的词单的编制成册,选定看管犯罪人的监狱干警为被试,要求被试根据其在实际看管犯罪人的体验对词单所列的每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犯罪人的程度进行1分(完全不附合)到5分(完全符合)的评定。第四部分是做关于犯罪人人格特征的词单中所列的形容词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确认犯罪危险性人格的人格结构,得出犯罪危险性人格的基本维度。共有5个基本的维度,分别为“意欲放任性”,“攻击外遗性”“自我非序性”“残酷暗隐性”,以及“性情暗涌性”。并对他们的信度作出相应的检验。

【关键词】 人格犯罪危险性人格人格结构
  • 【分类号】D914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4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