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胆道内可降解支架的体内及体外的实验性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in Vivo and in Vitro of Degradable Stent in Common Bile Duct

【作者】 张凯

【导师】 刘铜军;

【作者基本信息】 吉林大学 , 外科学, 2004, 硕士

【摘要】 目的:1、观察不同摩尔比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胆道支架在胆汁中降解速率和分子量的变化,从而筛选符合胆道塑形时间要求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来制造可生物降解的胆道支架。2、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内置可生物降解支架管在动物实验中的可行性,以增加胆管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减少其并发症,扩展适应症的范围,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替代T管引流术。方法:1、选用不同摩尔比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50/50、60/40、70/30和80/20制作的可降解支架管,称取原始重量(w0),放入装有新鲜胆汁的安瓶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日观测支架的形貌的变化,并更换胆汁。隔日取样本,清洗后,冻干并称量其干重(wt),观测30天,记录支架管的形貌变化,按公式(w0-wt)/w0×100%计算其失重率的变化,并测量降解后的分子量,分别绘制各自曲线。2、方法:用20只本地杂交犬(体重在20-25kg)模拟胆总管探查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期缝合组(对照组),胆总管内置可降解支架后行一期缝合组(实验组)。术前1天犬禁食,2.5%戊巴比妥钠(1ml/kg)静脉麻醉。游离胆总管,距十二指肠上缘2cm处纵行切开胆总管,切口长约5-8mm,置入已消毒的混有钡剂的可降解支架管,间断缝合,针距2mm、边距2mm。检查缝合口有无渗漏,于肝下放置胶管引流,术中输注0.9%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术后3日拔除引流管。观察指标:术中测量胆总管直径。术后有无胆漏。每周采血送检酶学检查;每周通过X线摄影观察引流管<WP=45>的位置及形态,以及何时完全消失。当X线摄影下支架管显影完全消失时,将犬处死并取材,测量胆总管的直径,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变化。结果:1、(1)50/50 10天管体即出现裂纹,管腔完整无塌陷;15天后出现塌陷,裂解成碎片状。(2)60/40 12天管体出现纵纹,管壁变薄,18天出现管体碎裂。(3)70/30 14天管体出现细小纵纹,管壁变薄,20天出现片状碎裂。(4)80/20 20天管体出现细小纵纹,管壁变薄,管腔未见塌陷,到30天尚未发现管腔塌陷。失重曲线表明50/50和60/40配比的支架的降解高峰在6-10天,70/30和80/20的支架降解高峰在14-18天;2、对照组1只犬出现胆漏,实验组未出现胆漏;第5周时9只支架管体X线下显影完全消失,一只支架管仍然显影,第5周时9只支架管体X线下显影完全消失;仅1只还仍显影,解剖时发现支架管已碎裂并粘为一体,阻塞胆管,阻塞上方胆管明显扩张;对照组ALP、GPT、GOT明显升高,实验组无明显改变;对照组胆管及肝脏炎症轻微;胆总管直径,对照组明显狭窄;实验组轻微扩张。结论:1、70/30和80/20配比的PLGA支架符合胆道塑型时间的要求,降解时间符合T管外流的时间;2、胆总管探查术后内置可降解支架后再行胆管一期缝合安全可靠,较单纯一期缝合更加安全。在经过术中造影或探查确认无胆道残余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的患者可以完全替代T形管,并能弥补胆道一期吻合术的局限性,此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