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城市化对南京市土壤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影响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Nanjing Soil Resourc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作者】 田晓四

【导师】 张小平; 陈杰;

【作者基本信息】 安徽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学, 2004, 硕士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都具有强烈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当今的学术研究热点,而且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探索它们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演化机制,提供可行性对策和宏观决策系统,使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利用多学科知识和依靠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和手段研究这些问题,使所需的信息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理论研究具有充实的基础。本文研究1985年到2002年的近20年间城市化对南京市的土壤资源的数量、质量及人口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影响。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野外采样分析基础上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对南京不同类型土壤进行生产潜力评价,建立南京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利用RS、GIS和GPS技术,对南京市1985年和2000年遥感图像解译,得到南京市城市扩展图,把扩展图和南京市土壤图叠加;充分发挥GIS技术在管理空间、属性数据和空间分析与输出成果图等强大功能,计算出南京市由于城市扩展而使人口承载力减少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引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化对南京土壤多样性影响。利用GIS统计分析和遥感解译相结合,得到原始状态和1985年、2000年的各种土壤面积;计算三个时期的土壤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计算结果,土壤多样性和均匀性都变小。说明城市化使南京市土壤稳定性降低,使南京土壤资源质量降低。根据1992-2002年《南京统计年鉴》,计算南京市近11年来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的变化。计算结果,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都比较大,而且呈现变大趋势。说明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已超出生态承载力范围,城市化使这一情况更加严重。根据近5年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情况,用灰色模型和灰色分析方法分别预测了南京市2003、2004、2005年三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从而得出这三年的生态赤字情况。在分析的同时,对南京市的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高人口承载力,减小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减轻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提出具体的策略,为南京市自然资源管理、经济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