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作者】 杨林

【导师】 王娣;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律, 2004, 硕士

【摘要】 “公正与效率”作为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对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一主题却因“执行难”和“执行乱”而难以得到真正实现。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损害,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有损害就应当有救济,没有救济也就无所谓权利,所谓执行救济是指国家在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中依法设立的旨在保护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不因违法执行或不当执行而受到侵害或损害的法律制度。那么如何对已经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损害的权利进行救济,以确保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作为矫正执行不当的“执行救济”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几乎还是空白。本文拟从对执行救济的概念和特点、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暨现状入手,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执行救济模式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所存在问题的检讨意见,并由此进一步探讨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即构建执行救济制度应贯彻如下基本原则:依法救济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协调统一原则,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原则,回避原则,实效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并由此设想我国执行救济所应确立的基本制度。在对我国执行救济制度进行了检讨和完善的基础上,本文还将结合目前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对执行救济机构完善的实践,构建出笔者所认为理想的执行救济的相关制度,以期进一步论证得出执行救济制度的健全、完善将有力地保护执行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民法院所追求的“司法公正”的世纪主题实现这一结论。

  • 【分类号】D926.2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8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