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作者】 曹海霞

【导师】 卫跃;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诉讼法学, 2004, 硕士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本文欲针对我国未成年人案件起诉制度在未成年人犯罪分类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提出建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构想。本文的写作分四章进行。第一章:对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探讨不能割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讨论,否则研究就可能偏离应有的轨道。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对未成年人犯罪及分类处理进行介绍,通过未成年人的界定,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未成年人犯罪分类处理措施等三个层次的铺垫,重点论述起诉在未成年人犯罪分类处理措施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对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制度进行概述。本章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暂缓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比较,暂缓起诉与缓刑的比较,对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的涵义进行诠释;其次,对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中引入暂缓起诉制度的意义进行探讨,力图从真正体现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理念层次探究引入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的实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虽然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没有确立暂缓起诉制度,但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做法,并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章通过若干试点情况和案例分析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试行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并就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第四章:这一章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体现了本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检察机关应充分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诉讼原则,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本章从对联合国及外国立法例的考察入手,分析我国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可以说,暂缓起诉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还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未成年人案件入手,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最后,本章综合国内外司法实践经验,提出建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构想,力求体系之完整。

  • 【分类号】D925.2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53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