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诉讼权的经济分析

【作者】 李晓林

【导师】 舒国滢;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理论, 2004, 硕士

【副题名】基本原理及成本与效益分析

【摘要】 作为人,都应享有安全和其他权利。当权利被侵犯的时候,人们便需要诉诸法律救济,因此救济对于权利的确证和维护极度重要。“无救济即无权利”这一古老法谚表明了公民诉讼权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如果公民“无法走向和接近救济”,亦无实际权利。本文研究的一方面是静态的应然的诉讼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诉讼权的运用,即动态过程。对当前的中国法治和司法改革而言,这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即使我们现今进行的司法改革把我们的司法体制和司法程序构筑和搭建得再好,如果主体的诉讼权得不到满足和保障,不能得其门而入,那么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公民要“走向和接近救济”就涉及到救济的成本问题,如果制度的安排使公民权利被侵犯时由于诉讼成本过高而无法接近司法权,那这样的制度安排是非正义的。本文试图从经济分析的视角研究诉讼权及其行使中(包括救济权利)的交易成本问题,看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既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又使公民能更好地走向和接近正义。全文共分五部分展开论述:引言。提出问题并对法经济学的理论支柱(理性的经济人)与核心范畴(交易成本)做一简要介绍。第一部分,诉讼权的基本原理。对诉讼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诉讼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诉讼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作简要分析,确立本文立论的概念基础。第二部分,诉讼权的经济分析框架。本部分确立了分析的方法论框架,主要是成本与效益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法律成本的结构分析(立法成本、法律适用成本、守法成本及救济成本)、法律成本的负担分析、法律成本的转嫁政策;法律效益的结构分析(立法效益、法律适用效益及守法效益)。第三部分,诉讼权保障的经济分析──成本与效益的视角。本部分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分析了对诉讼权保障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可诉范围与起诉条件(立法保障的成本与效益分析)、诉讼费用(司法保障的成本与效益分析)。通过对三个问题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规定的考察,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对已有的制度规定进行评析,指出存在的问题。结语。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进行制度设计改良与优化。包括可诉范围的重塑、诉讼制度本身的改革、诉讼费用制度与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及法院设置的改革。

  • 【分类号】D915.1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33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