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依法执教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Teaching Behaviou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 the Cultivatios of Teachers, Moralities in the Profession

【作者】 林忠

【导师】 欧阳林;

【作者基本信息】 广西师范大学 , 思想政治教育, 2003, 硕士

【摘要】 论文摘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转换到教育领域里的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化,就是依法执教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职业道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是个颇具影响力的分支。当前教师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新挑战考验,个别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严重滑坡,甚至少数教师走向犯罪的深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时常出现教师未能依法执教的现象,追根溯源,就是缺乏师德修养。因此,研究怎样实现依法执教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重大社会意义的论题。本文的教师界定为中小学教师,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依法执教的内涵的分析,联系当前我国教师职业行为的现实和社会客观情况,提出了依法执教的意义:(1)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需求;(2)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需求;(3)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4)是师德修养的需求;(5)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在解决教师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和缺乏师德修养等诸多问题时,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尤其必要,因为教师对人的影响重大,对社会的影响重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特征,说明师德是处在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的。找准“依法执教”为切入点来寻求师德问题的解决途径,不失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良策。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了分类,并就这些违法行为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分析。通用对十三个实例的逐一具体分析,在诸多的事实面前,“依法执教”是及时而正确的,是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1)擅离课堂,随意停课;(2)偷取、泄露考题和考试舞弊。教育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①教师对学生进行负面宣传;②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③教师泄露学生隐私;④教师对学生实施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①教师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②教师随意剥夺学生受教育权;③教师奸污学<WP=3>生;④教师对学生进行伤害;⑤教师对在校学生未尽监护责任。对学校存在的教师违法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立法不全;②执法不严;③普法不宽。教师要对这些原因有清醒的认识,以坚定的信心去推行“依法执教”,才能有效地预防违法行为的产生。师德修养是依法执教的基础和保障。教育法规仅是对教师的基本规范和从业条件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理性自觉水平,形成“内心的法”,讲自律和治心,从而自觉地营造和谐美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公共秩序,遵纪守法,以做到依法执教。提高师德修养是依法执教的重要因素和辅助完善。师德能弥补教育法规的不足和缺漏,大量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通过高尚的师德来调节补充,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民主、合作等良好的道德风尚,依法执教也能有效地实施对师德修养的促进,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保证。总之,依法执教和师德修养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①学习科学理论,明确修养方向;②投身道德实践,坚持知行统一;③严于解剖自己,强化道德自律;④自觉坚持“慎独”,追求道德境界;⑤虚心向他人学习,完善师德品质。实现依法执教的对策有:①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加强教育执法力度,要做到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和建立全面的教育监督机制;②加强学校自身的法制建设,要做好教育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广大教职工知法懂法,要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③提高法制观念,加强教育法律意识。总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依法执教的灵魂和支柱,实现依法执教是形成良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证。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完善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偏废。

【关键词】 依法执教教师道德相互作用
  • 【分类号】G45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141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