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脱脂奶粉原料供求趋势分析

【作者】 姜劲峰

【导师】 桑百川;

【作者基本信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金融学, 2003, 硕士

【摘要】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发展比较迅速。1990年到2001年,我国的原奶产量,年递增率达到8.56%;1992年到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年递增率也达到了9.03%。乳制品行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我国乳制品两个市场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乳制品生产企业规模小,难以在与国外乳业巨头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二是消费市场仍然狭小,乳制品产品单一;三是,国家缺乏系统的乳业发展政策。另外,我国目前在世界乳制品生产与消费量的地位上,仍然是无足轻重。以我国人均消费量最大的乳制品品种——液态奶为例,2000年,中国为1千克,泰国为11千克,日本为39千克,美国为91千克,荷兰为100千克。再以脱脂奶粉的商品产量为例,2002年,中国为0.1万吨,日本为19万吨,欧盟为104万吨,美国为70万吨。可见,无论是乳制品产量,还是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中国与他国的差距,是巨大的。脱脂奶粉,作为乳制品产品品种之一,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虽然比较短暂,但伴随着乳制品消费的快速增长,乳制品的生产对脱脂奶粉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脱脂奶粉已经成为我国乳制品工业的重要原料。研究脱脂奶粉的供求趋势,对于企业在制定长期经营战略方面,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可以帮助企业选择供应商,保障企业生产与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对于政府来讲,在制定更加有利于乳制品行业均衡发展的产业政策时,可以作为参考。我国本土可以供给的脱脂奶粉原料的商品量非常稀少。原因在于:首先,国产的脱脂奶粉,质量不过关,供给也极不稳定;其次,生产脱脂奶粉的共生产品—黄油,在我国的消费量非常有限。从1993年到2001年,我国用来加工脱脂奶粉的原奶数量,只占到全国同期原奶总产量的5.1-6%。目前,我国对脱脂奶粉的需求,主要是依靠进口来满足。根据海关的统计资料,我国脱脂奶粉的进口量,1995年为13776吨,到2002年,已经上升到35022吨,年递增率达到14.3%。脱脂奶粉进口的来源国主要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与美国。在近20年内,随着使用脱脂奶粉原料生产的相关乳制品产品消费的增长,我国对脱脂奶粉的需求量将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2000年,我国脱脂奶粉的需求量为8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攀升到105万吨。根据对我国原奶生产量的预测,2000年,总产量为827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3513万吨。假设我国用来加工脱脂奶粉的原奶比例在未来的近20年中保持不变,2000年,我国脱脂奶粉的产量为6万吨,到2020年将上升到25万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脱脂奶粉的供给,2000年为 2万吨,预计到 2020ty会扩大到80万吨。 如何来弥补这一缺口?根据对世界脱脂奶粉进出口市场的分析,乐观地估计,在2007年或2008年,我国的供给缺日,约10万吨的数量,能够依赖进口来解决。但在此之后呢? 笔者认为,要解决我国脱脂奶粉供给的缺曰,应该要主要依靠我国自身的力量。如,政府应该鼓励提高用来加工脱脂奶粉原奶的比重,等。在此基础上,利用进口来弥补。 脱脂奶粉的价格,也是影响供给与消费的重要因素。了解脱脂奶粉的价格变动情况及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必要的。 脱脂奶粉,作为我国重要的乳制品原料,其长期的供求趋势,值得政府及业内人士的关注。

【关键词】 脱脂奶粉供给量需求量价格分析
  • 【分类号】F426.8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35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