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行政诉讼中的原告适格

【作者】 范志勇

【导师】 薛刚凌;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律, 2003, 硕士

【摘要】 原告适格是行政诉讼当事人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在传统理论中,由于“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并未对其作出清晰和正确的认识,其表现就是将原告与原告适格混为了一谈,从而认为原告适格就是起诉人欲成为行政诉讼原告所须具备的各项条件。这不但违背了诉讼的法理与规律性,给理论研究带来了混乱,而且也给行政诉讼实践带来了种种的不良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本文试从诉讼理论入手分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 原告适格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对原告适格加以讨论和分析,主要涉及到原告适格的意义、性质及判断标准等,并且在程序上就如何查明原告适格提出分析和建议。其中在原告适格的意义一节中,针对我国传统理论对原告适格的误识,着重分析了原告地位与原告适格的关系。第二章 比较法上的考虑。本章通过考察美、英、日、法等四个西方主要国家的原告适格理论,分析了其各自的发展特点并展现其发展趋势,指出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对我国可资借鉴的一些特点。第三章 我国原告适格理论现状及其完善。本章分析了我国原告适格理论研究的缺陷及其成因,对完善我国原告适格理论提出以下五点构想:一、观念上的更新;二、建立判例制度;三是完善公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四是因果关系的认定与完善;五是建立与完善客观诉讼中的原告适格。

  • 【分类号】D915.4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6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