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关联原则与翻译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and Translation

【作者】 袁慧

【导师】 林本椿;

【作者基本信息】 福建师范大学 , 英语语言文学, 2003, 硕士

【摘要】 本文以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在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属于认知语用学理论范畴)为指导,探讨其提出的关联原则在整个翻译过程的启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是说,要找到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性:即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可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翻译,由于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包含两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第一过程中,关联原则可以引导译者寻找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即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推理;由于译文应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收语段,这一过程显得尤其重要。在第二过程中,译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传达给译文读者。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所有的翻译方法都可以说是间接译法:译者所要阐释的是已被描写思想,这一活动具有间接性质。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的差异,大多数的译文只是在相关方面和原文释义相似;旨在达到与原文释义完全相同的直接译法只是间接译法的一特例。这样就避开了同化与异化翻译、直译与意译等无休止的争论。同时,以《哈利·波特和魔法石》的翻译为例,阐明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从实践上论证关联原则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关联原则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着不可忽略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翻译过程关联原则明示推理语境最佳关联性
  • 【分类号】H059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99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