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对青年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想象练习脑电变化特点的初步研究

【作者】 陈源敏

【导师】 徐伟军;

【作者基本信息】 北京体育大学 , 民族传统体育学, 2002, 硕士

【摘要】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具有自发生物电活动,因此大脑皮层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经过电极引导,通过脑电图机记录下来,其图形称为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脑电图可以反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目前在体育科研领域,对脑电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过度训练、脑外伤、脑电的性别特点、不同训练水平、运动负荷、不同运动项目、心理训练和气功等状态下的脑电变化。太极拳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运动,因其具有健身作用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而成为国际性体育医疗保健项目。国内外学者对太极拳锻炼的生理效应及健身原理已有许多研究,但对太极拳练习者的脑电图进行研究的文献报导甚少。本文使用北京科龙生物医学技术总公司生产的多功能脑电检测分析仪(MEEG-903) ,依次描记六名优秀太极拳运动员和六名长拳运动员在安静、想象练习、想象练习结束、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试验状态下的脑电,然后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 想象练习太极拳时α波呈现同步化与去同步化现象,即兴奋与抑制交替产生,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② 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协同化水平,长拳运动则对大脑左侧的影响比较大。

  • 【分类号】G852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35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