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特色词”在文艺翻译中的传达

【作者】 刘煜卿

【导师】 陆肇明;

【作者基本信息】 苏州大学 , 俄语语言文学, 2002, 硕士

【摘要】 本文共分四章。在引言中首先简单介绍了作者的写作日的:其一,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现象中一个具体问题—— “特色词语”在文艺翻译中的传达——的具体分析,强调动态视角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其二,随着我国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正日益彰显,而作为民族和/或历史色彩载体的“特色词语”,其传达有理由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 在正文中作者从与本论题相关的概念入手,依次探讨了“特色词语”的动态性、其在文艺翻译中的传达方法及传达中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原则。第一章“‘特色词语’和文艺翻译”重点在于点明一些相关概念在本文中的所指。作者列举了关于“特色词语”的几种理解,通过分析它与“无等值词汇”的关系,更加突出其作为“民族和/或历史色彩载体”这一特性。而“文艺翻译”固有的“美学功能”和“创造性”特点也决定了“特色词语”在文艺翻译中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章“对‘特色词语’及其在文艺翻译中传达的动态处理”分两节论述。在第一节里主要强调了‘特色词语’这一概念本身的动态性。它不仅具有时间与空间(民族、地域)的相对性,在使用中还带有作者人为的操作性。在第二节中分析了原作的艺术特点、上下文语境、读者的背景知识等诸多动态因素对文艺翻泽中“特色词语”传达的影响。本章突出强调的动态性视角也是全文立意的基点所在。 在第三章“‘特色词语’在文艺翻译中的传达方法及其使用条件:”中通过大量的译例分析提出传达“特色词语”时可采用的二种方法:音译、近似翻译(具体又可分为音译意译结合、采用功能类似物替代、一般化和描写解释性翻译)和上下文翻译,并借助不同的译例对比来说明上述方法可适用的场合及语境,译者在运用中需掌握一定的分寸。 第四章“在文艺翻泽中传达‘特色词语’的基本原则”是对前两章的理论归纳。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此过程中必然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针对本文述及的内容,作者提出四条基本原则:一.定位于信息发出者(原作作者)的交际意图。弄清原作作者笔下的“特色词语”究竟“特”在何处,此为传达的前提。二.定位于接受者(译文读者)。译者不应高估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忽视其与原文读者背景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应选择合理的传达方法帮助读者拓宽理解通道。三.明确译者的交际定位。译者的翻译日的何在?译文面向的足哪类读者群?不同的传达方法总是适用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四.局部服从整体。此原则在本文中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寓指“特邑词语”与整个文本的关系,传达时需“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尽量保持它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影响“特色词语”传达的诸多主客观囚素需进行整体把握,以保持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在结语中论文作者扼耍概括了全文的观点,再次强调了动态性视角及对各种语内语外因素通盘考虑的重耍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信息社会的来临,各种文化体系的接触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内在的文化深义势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只是借助于“‘特色词语”在文艺翻译中的传达”这一侧面,对此方面作初步探讨,希望其中提到的方法和观点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能有所稗益。

  • 【网络出版投稿人】 苏州大学
  • 【网络出版年期】2002年 02期
  • 【分类号】I046
  • 【下载频次】9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