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资产证券化与我国开展房地产证券化的思考

【作者】 姚铭明

【导师】 梁蓓;

【作者基本信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国际贸易, 2002, 硕士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和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资产证券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运作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证券化资产从最初的住宅抵押贷款发展到各种应收账款,品种齐全。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当前在我国引入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对于提高商业银行运行效率,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我国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资产证券化仍然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着法律、税收、市场体系、信用制度和人才等多方面的障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应该从何种资产开始、如何开始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目前我国有多种资产具有证券化的动力,比较突出的是银行不良资产、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抵押贷款。然而光有证券化的动力是不够的,选择何种资产作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介入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应全面的衡量。本文从资产证券化入手,阐述资产证券化运作与功能,分析我国适合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结合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如何进行资产证券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我国应选择住宅抵押贷款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介入点,由于在国内开展证券化还存在诸多的障碍,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应该先进行国际化运作,积累经验后再在国内开展。

  • 【分类号】F832.5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30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