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简论

【作者】 王思惠

【导师】 李存山;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哲学, 2011, 硕士

【摘要】 本文关注的是中国先秦儒家中的知人思想,其思路是从中国哲学自身的范式出发,探讨知人的出现,知人思想的逐渐丰富和深化,以及推动这些发展的动力。知人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端甚早,在上古的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出现,《尚书·虞书·皋陶谟》对此有重要的记述。在皋陶和大禹的思想中,知人、安民是作为治国的两个核心理念被提出来,其中知人是安民的基础,安民是知人的目的。这两者虽还称不上是正规的“哲学”思想,但它显示了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对人非常重视,表明重视人是中国哲学思想一以贯之的传统。知人思想自产生后,在政治上就越来越被重视,商人对知人思想的在于他们对具体的如何知人,知人善任的标准如何,有所思考。而到了周公时,则进一步将知人作为实现良好政治的基本条件,认为任用官员就是要看他们的德行。而且,在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思想中,德行的重要性是压倒才干的。这样一种倾向,把知人由朴素的政治思想,逐渐引入哲学思想。西周之后是春秋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关注点放在了人上,他希望通过对人的重新定义使人人都能向善,从而使得社会和谐。于是,知人的哲学意义就被开启了。在孔子那里,仁是人的根本品质,也就是人做事所应当依循的根本之道。因此,孔子所谓的知人,最重要的是知每个人是仁的,也就是知人道,知人的普遍道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实际上是将知人思想予以了内在化的处理,而不仅仅就外在的知人善任而言。也正是因为孔子的这种知人要知人本身的根本是什么的思路,我们说,知人由朴素的思想阶段发展到了哲学阶段。这是孔子对知人思想发展的最大贡献所在。孔门后学对孔子的思想予以了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了解人的本性,成为了当时儒家学者思考的重点。为了给儒家哲学建立普遍性的基础,《中庸》作者建立了知人必先知天的思维模式。《中庸》认为,只有通过知天和知人,君子才能认识到天道的普遍法则和人性的根本属性,而人依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事,就是“诚”,通过诚的功夫,人就可以把人自身的本性发挥到极致。而人性的根源在于天道,所以当人把自己的本性发挥到极致后,也就实现了天道的意义。这样,《中庸》作者就使得儒家哲学不仅具有了普遍性,也为性善论建构起了合理的哲学结构。而孟子的性善论,就是运用这种知人必先知天的思维模式进行的人性论思考,他是以天为道德义理之天而对人性进行的先天化、内在化探讨;而且,孟子把知天、知人和道德实践的功夫相结合,从而显示了中国哲学“合知行”“一天人”的基本特色。经过孔子后学尤其是思孟学派的发展后,儒家的知人思想达到了一个理论十分丰富的阶段。但同时,儒家思想也受到了来自诸子百家的批评,而诸子百家也纷纷提出了他们的知人观。为了应对诸子百家的挑战,荀子从方法论入手,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知人思想。荀子通过探讨诸子百家的理论弊端之缘由,提出了“虚一而静”的“解蔽”方法论。并且他运用这一方法,为知人和知天划清了界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进而在这一新的思维模式下,创造了他的人性理论:“性恶论”。不过荀子的知人思想仍旧有其问题所在:比如人性既然是恶的,那么行善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等问题,这有待儒家后学的的解决。当然,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知人思想中知人善任的部分也一直被继承、讨论、发展,如孔子对如何知人善任的思考,孟子对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贤才的讨论,荀子把知人善任和儒家式的无为之治相联系的诠释,都为政治上的知人善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方法。总之,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皋陶大禹发端、孔子奠定范式到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的一段绵延两三千年的历程,知人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心,是我们现在学习中国哲学的人仍然要坚持的中心。

【关键词】 知人知人善任人性论儒家先秦
  • 【分类号】B222
  • 【下载频次】17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