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汉代的“海贼”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东汉时期的文献记录明确出现"海贼"称谓,然而反政府的海上武装集团在西汉时期已经形成历史影响。"海贼"活动对"缘海"地方行政秩序形成威胁。"海贼""引兵入海"之众至于"万数",推想已经形成船只数量可观的舰队。"海贼"在海滨作战的机动能力甚强,往往"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汉王朝军队以为"攻之未易"。陈寅恪曾经提示"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滨海地域"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特殊的文化区域,当与自勃海至南海漫长地带南北相互联系的方便的交通条件有关。除了秦汉时期"并海道"的陆路交通条件而外,因航运能力的提高,沿海地方相互间近海交通的便利也许表现出更重要的意义。汉代"海贼"利用了这样的条件,也以自己的政治经济实践,推促了海上交通的新的历史进步。探讨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发展,不宜忽视这一社会力量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汉代海贼缘海郡县天师道近海交通
【基金】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基金重点项目“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资助
  • 【文献出处】 中国史研究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1期
  • 【分类号】K234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31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