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四川地震藏区6县鼠类旋毛虫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地震藏区6县鼠类旋毛虫感染状况,探讨鼠类与人体旋毛虫感染的关系,为藏区旋毛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走访、查看鼠痕、鼠迹,了解当地鼠只活动情况与密度;②采用鼠笼、鼠夹于藏民住宅、室外、猪圈、田间、地头捕鼠;傍晚7时布笼或夹,清晨7 8时收鼠;③处死鼠只、鉴定鼠种、剥皮、分别取每鼠膈、肋、胸、腿、舌、颈等6个不同部位横纹肌绿豆大小2块备检;④采用肌肉直接压片法与人工胃液消化法检查旋毛虫囊包。结果在地震灾区的汶州、茂县、理县、马尔康、黑水、丹巴等6县捕获黄胸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川西长尾鼯、小家鼠、松鼠等7种鼠198只,经肌肉直接压片法与人工胃液消化法均未检获旋毛虫囊包。结论首次对四川省曾有旋毛虫病疫情发生的黑水、马乐康、丹巴3县,与至今未见该病报道的汶川、茂县、理县3县部份藏区进行鼠类旋毛虫感染调查均未检获旋毛虫囊包,此结果与国内部分旋毛虫病省区的同类调查结果一致。提示在旋毛虫病呈点状、散在分布的藏区,对捕获的鼠只难以检出旋毛虫囊包。

【关键词】 四川藏区鼠旋毛虫调查
  • 【文献出处】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Parasito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4期
  • 【分类号】R383.15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5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