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有关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文化互补式”双语教学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of "Cultural Complementarity"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ourse and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亦文薛琳

【Author】 Li Yiwen;Xue Lin;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摘要】 随着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高教[2001]4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开始开设双语课程教学,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从2009年建院开始何晓佑教授(时任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就十分重视以双语教学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试点工作。因此,在何晓佑教授的领导和推进下,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在艺术院校开展汉英双语教学应该是起步较早的。当时我们选择了知识跨界明显,市场衔接密切,课程大纲较新的"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试点课程,旨在探索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传统"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产品开发设计的专业特点,逐渐摸索出一种更为适合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中西思维范式互补、中西问题落点互补、中外学生交合互补"的"文化互补式"双语教学模式。

【基金】 201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江苏省研究生双语授课教学试点:“产品开发设计”;2016年度南京艺术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重点课题)——《产品开发设计》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与标准研究(2016JYZD11)
  • 【文献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 编辑部邮箱 ,2019年01期
  • 【分类号】G642;TB472-4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34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