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救灾中的以工代赈探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温艳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 民国时期,面对西北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地方政府在采取急赈的同时,积极实行工赈,其中道路整修方面成效最为明显。传统民间义赈在新型社会阶层的参与下,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华洋义赈会以修建水利设施和现代交通为主要内容的以工代赈,对今天西北地区救灾防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西北地区救灾以工代赈
【基金】 201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陕西地方政府救灾研究”(项目编号:11J032);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灾荒与西北社会变迁(1912—1945)”(项目编号:10XJA770006);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汉水上游地区自然灾害与环境变迁研究(1840—1949)(项目编号:12JK0177);2012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LGH1244)
  • 【文献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 编辑部邮箱 ,2012年04期
  • 【分类号】D632.5;K258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17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