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一个发生在沉积盖层里的破坏性地震:2010年1月31日四川遂宁-重庆潼南地震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一般而言只有结晶基底才有足够的强度积累大量的应变能然后突然释放形成破坏性地震,而沉积盖层则由于富含孔隙、流体因此较软弱而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形成大的地震.而2010年1月31日在遂宁-潼南交界处一次M5.0破坏性地震,多数台站记录短周期面波(Rg)发育,显示出浅震的特征.通过拟合短周期面波和较长周期面波的相对幅度,拟合远震深度震相pP,sP波形,确定该地震深度约为(2±1.5)km,因此该地震发生在厚达6km的沉积盖层之内.虽然文献中有古生代沉积岩中发生4级地震的报道,但是中生代沉积盖层中发生高达5级地震的案例尚无报道.此次地震给破坏性地震的孕育机理研究提供了罕见的案例.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科研业务专项(020924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116)资助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11年02期
  • 【分类号】P315.9
  • 【被引频次】18
  • 【下载频次】17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