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汶川M_S8地震最大地表同震垂直位移量及其地表变形样式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量及其分布是揭示汶川地震孕育机制、破裂扩展特征的重要科学依据.已有研究显示汶川地震致使龙门山中央断裂中-北段和前山断裂中段分别产生长度为240和90km的地表破裂带.在对北川县沙坝村一带地质地貌调查和广泛走访老乡,获得震前地貌、建筑物信息和照片实证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地物标志、被断错建筑物位差等进行全站仪和差分GPS实测,得到沙坝村邹家院一带最大垂直位移为(9±0.5)m,右旋位移量约为(2±0.5)m.尽管沙坝村一带地表表现为正断层,但与其他地段的同震变形一致,表现为断层西北盘上升,不存在一般正断层上盘重力下滑迹象;这些说明,(9±0.5)m的位移值应为汶川5.12地震地表最大同震垂直位移量.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41007,40872130);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2期
  • 【分类号】P315
  • 【被引频次】24
  • 【下载频次】33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