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深部结构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拜城-大柴旦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穿过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两个构造单元.利用该剖面上的拜城、库车、轮台和库尔勒4个爆炸点的地震资料,通过二维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射线追踪与理论地震图计算,获得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二维速度结构与构造.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与塔北隆起的地壳分层具有统一性,但界面深度、地壳厚度以及速度分布沿剖面变化明显,其中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地壳与下地壳.在库车坳陷的拜城以及塔北隆起的轮台爆炸点附近莫霍面抬升,使地壳分别减薄为42和47km.地壳最厚处是库车坳陷与塔北隆起的转换部位,地壳厚度达52km.此处的上、下地壳内分别发育壳内速度异常体,其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速异常,下地壳发育低速异常体,它们几乎分布在同一垂线上,相应位置的盖层较厚.根据地壳的速度结构与构造,可将剖面划分为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和两者之间的过渡带3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速度变化特点、基底结构形式和深浅部构造关系.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壳与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与构造在东西向的差异可能意味着塔里木盆地向天山造山带俯冲消减的速度和强度的不同,引起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分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批准号:KZCX3-SW-14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G1999043301)资助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08期
  • 【分类号】P548
  • 【被引频次】9
  • 【下载频次】39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