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血液保障缺陷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朱国标甘新宇

【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输血科

【摘要】 汶川大地震伤救治血液保障是一次成功的范例,为国家灾害救援血液保障及战时血液保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血液保障体系构建和运作、军地联动保障机制建立、分级保障任务确定、筹组及拉动野战血站、远程血液支援、临床用血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1-5]。在成功的保障过程中,亦暴露出了一些局部的缺陷和不足,我们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救灾中血液保障体会谈几点看法。1·初次血液准备量偏大。地震发生后,国家卫生部5月13日一次性向成都血液中心、绵阳、德阳、广元等血站等调入红细胞悬液10000U,同时各军地血站均紧急启动《应急用血保障预案》,接受志愿者献血。5月14日灾区内各血站库存均达到饱和状态。由于主要为物理压砸损伤,

【关键词】 地震血液保障缺陷
  • 【文献出处】 西南军医 ,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05期
  • 【分类号】R19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6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