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地震滑坡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地震滑坡会造成巨大灾害,但对其动力学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根据汶川地震中主要滑坡体的几何及运动特征,抽象出一般的概念模型.通过基于不连续变形体动力过程的有限单元方法,对滑坡的运动特征及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定量给出了在地震动的作用下,滑坡体运动的全部历程,特别是展示了滑坡的启动、滑移、抛射、碰撞、飞行以及爬升等典型的运动学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动惯性力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当克服了滑坡体与滑床之间的摩擦力后,滑坡启动,滑坡体沿滑床由慢到快滑行,直至从滑床上抛射出去.根据对地震动加速度进行的频谱分析以及对山体进行振型研究的结果可以推知,汶川大地震很有可能让震中及附近地区的山体发生共振,加上高山地形本身的放大效应,致使山坡上的地震动得到显著增大,从而导致了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事件特别频繁,滑坡灾害极其严重.模拟结果还显示:地震动的方向、振幅、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接触面上的摩擦关系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本研究对于认识地震滑坡的动力学机制、评估地震灾害以及对于研究地震动态触发问题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74020);国土资源部行业专项(编号:SinoProbe-07);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LED2012B01);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ZDJ2009-1)资助
  •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Scientia Sinica(Terrae) , 编辑部邮箱 ,2013年07期
  • 【分类号】P642.22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65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