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强震后地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强震后地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现在普遍认为震后变形主要由断层的震后余滑或由介质的黏弹性松弛所至.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GPS观测系统记录到了空前的资料,为研究震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研究认为集集地震后地表变形由震后断层余滑、下地壳/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震源区介质的破裂、孔隙弹性回跳、地下流体的运移、介质孔隙度及孔隙压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决定.为抓住重点,研究中将介质的破裂、地下流体的运移和孔隙弹性回跳等因素等效为震源区介质的物性变化.文中运用黏弹性有限单元模型(麦克斯威尔体)、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对震后余滑、地壳/地幔黏度以及等效的震源区介质物性变化进行了反演.反演模型给出了震后余滑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反演结果初步显示台湾地区的下地壳/上地幔的黏度分别为2.7×1018,4.2×1020Pa·s.此外,反演结果还给出每种影响因素对地表变形的贡献大小,在集集地震后的450d时间里,断层的震后余滑引起的地表变形占总变形的44.6%,下地壳/上地幔的黏性松弛占34.7%,等效的震源区介质的物性变化占20.7%.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7402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082024);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ZDJ2007-6)资助
  •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9期
  • 【分类号】P315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19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