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汶川中强余震震源深度的确定及其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首次尝试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并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到时差约束区域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利用陕西、青海、甘肃、云南和四川等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给出了汶川MS8.0级地震后,17个中强(MS≥5.0)余震的震源深度.研究结果显示,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8~20km深,且以32.5°N为界,由南到北,平均分布在两个不同的深度,分别为11和17km,表明这些余震的震源位于中上地壳.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龙门山断裂可能没有穿透整个地壳,且平武-青川断裂可能不是龙门山断裂的北向延伸.

【关键词】 汶川MS8.0级地震余震sPn震相
  •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10期
  • 【分类号】P315
  • 【被引频次】47
  • 【下载频次】28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