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讨作业疗法在地震康复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催生了巨大的康复需求,同时康复医疗的重要性突显。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因疾病、外伤等原因引起偏瘫截瘫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很多都难以走出疾病的阴影,几乎都在家人或是社会的庇护下郁郁生活,能正确面对生老病死,能走出来享受人生的寥寥无几。这次特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很多肢体伤残的伤员,他们不但肢体功能障碍,更有失去家园、亲人之痛苦,能都走出来的伤员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身残志坚是否只是少数伤残人士的专利?如何减少地震伤员的残疾率,如何树立伤员的信心,如何真正让伤员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为非常紧迫的医疗任务。让多数伤残人士身残志坚,要帮助他们真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康复医疗中作业疗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业治疗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思维的。作业疗法作为现代康复治疗五大技术之一,是临床康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外已发展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康复发展很晚,最多不过二、三十年,作业治疗更是鲜为人知。然而5.12汶川大地震后,医院现有的康复治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如此众多伤员的需要,作业疗法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旨在把5.12汶川大地震后作业疗法实施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对作业疗法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汶川地震地震康复作业疗法
  • 【文献出处】 华西医学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8期
  • 【分类号】R493
  • 【下载频次】16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