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松辽盆地南部东岭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为查明东岭地区的构造细节,搞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动力学机制,通过对172.12km2的3D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和成图研究,落实了构造细节和特征。通过构造样式、断裂特征分析,认清了本区断裂是在扭动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利用回剥法,编制了构造发育史剖面图,结合构造图、地层残余厚度分布图等,以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为构造背景,参考区域演化规律,对东岭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长岭凹陷东岭工区中部的鼻状构造,是在营城组末期走滑应力场机制下形成的。在断陷期继承性发育,在坳陷期不发育。由于受后期基底调整的影响,东岭工区整体上形成了向凹陷倾没的大型鼻状单斜构造。从长岭凹陷油气运移与构造形成时期的配套关系考虑,东岭工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 【文献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20期
  • 【分类号】P618.13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26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