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地震荷载下岩质边坡动力失稳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在分析岩质边坡动力破坏机制的基础上,实地调研5.12大地震后汶川震区道路沿线的边坡地质灾害分布,其边坡动力失稳主要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沿发震断层长轴方向的地质灾害点数目明显比垂直于断层的短轴方向多;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在该区域分布上以沿河流水系呈线状分布;地震引发的滑坡多集中在坡度20°~50°范围的边坡上,开始滑动的位置大多发育在边坡的中上部。此外,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关系也非常密切,距离发震断层越近,滑坡、崩塌出现的密度就越大;上盘区域内滑坡、崩塌的出现密度及震害程度都远远大于下盘区域,并存在明显的优势滑动效应;发震断层端部、错落、转折等尖端部位在错断过程中,能量释放最为强烈,这些部位的地质灾害发育较为集中。

【关键词】 边坡地震动力失稳失稳机制影响因素
【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09JT1021)
  • 【文献出处】 中外公路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6期
  • 【分类号】TU457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24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