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民国四川地震灾害与政府救灾政策探略——以1933年的叠溪地震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而在历史上,四川就是一个地震频发且震灾烈度较大的地区。该文以1933年叠溪大地震为例,从灾害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叠溪地震可分为地震灾害和因地震造成山体崩塌而形成的堰塞湖溃决引发的洪水灾害两部分,详述了叠溪大地震给四川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特别是国民政府表现出来的反应迟缓,救灾措施不得力,不仅当时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内中蕴含的历史经验教训,亦多引人深思之处,留给我们今天抗震救灾宝贵的启迪。

  • 【文献出处】 民国档案 ,Republican Archives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2期
  • 【分类号】K263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8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