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地震台网前兆异常的统计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利用1988年来全国会商会所提出的各类定点前兆异常,研究其与下一年大陆地震的对应关系.从84次地震资料的统计中得出,除地下水外,其它6种观测手段在有震区的异常比均低于无震区或全大陆的异常比.有震区中异常比值最高的手段为地下水,在新疆、四川和云南等地最突出;比值次之的手段为水化和形变,比值最高的地区分别在新疆、华南和新疆、云南;地磁是异常比最低的手段,比值最低的地区在内蒙和华南;7种观测手段的综合异常比,有震区为26.85%,无震区为25.11%,后者也即为中国地震前兆台网的异常本底.该台网中,200km内的5级、300km内的6级和500km内的7级地震的前兆异常比分别为26.30%、29.19%和29.44%.加强无震异常的研究,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 异常识别异常比统计有震区无震区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文献出处】 地震学报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 编辑部邮箱 ,1998年05期
  • 【分类号】P315.7
  • 【被引频次】12
  • 【下载频次】5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