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潜在震源区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及其计算方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高孟潭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要】 在合成地面运动时程曲线时,需要确定地震动的持续时间.确定该参数需要知道对场点起主要作用的潜在震源区的震级和距离.在讨论地震烈度区划的远场和近场问题时,也需知道对场点起主要影响的地震的震级和距离,本文首先推导了由地震带地震震级分布函数和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震级分布函数的公式,并建立了潜在震源区内在地震烈度超过给定地震烈度值情况下的震级与空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据此导出了计算潜在震源区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的基本公式.文中以华北地区的几个场点为例,给出了几个估计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的例子.结果表明,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不但与场点和潜在震源区的几何关系有关,而且与给定超越概率的烈度值Id有关

【基金】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资助
  • 【文献出处】 地震学报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 编辑部邮箱 ,1994年03期
  • 【分类号】P315.9
  • 【被引频次】30
  • 【下载频次】12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