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日移动动词的认知语义学对照研究

【作者】 吕春燕

【导师】 陈访泽;

【作者基本信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日语语言文学, 2009, 博士

【摘要】 本文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语义学为统一的理论框架、采用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日汉语的垂直轴上的移动动词“アガル”“サガル”和“上”“下”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首先分别考察了“アガル”“サガル”“上”“下”的语义扩展机制及语义网络,这4个动词的各个义项通过隐喻、换喻和转喻构成以原型义为中心的语义网。并对アガル和サガル,以及“上”和“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在使用中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及原因;然后对“アガル”和“上”、以及“サガル”和“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对照分析,力图全方位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针对先行研究的不足,探讨了表水平移动的“アガル”“サガル”及“上”“下”的各种类型及潜藏的认知模式,以及“上”“下”在使用中的对称不对称的具体类型,并对“上”、“下”在使用中的“中和”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本文比较了“アガル”“サガル”“上”“下”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并进行了认知解释,揭示了语言背后隐藏的认知模式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语言本质、尤其是认知语义学意义观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对日、汉语的多义移动动词有了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对日、汉语词汇教学、以及日、汉语词典编篡等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内容由六章构成。第一章是序论。介绍本稿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并对先行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第二章是本稿的理论指导部分。该章介绍了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的相关知识和术语,对诸如本稿的对多义词的词义研究,提供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视角。并对语义扩张的三种方式—隐喻、换喻和转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三章分别考察了日语移动动词“アガル”“サガル”的各义项及之间的扩张机制,力图建立起一个反映各义项关系的语义扩张网。并对方向上完全相反的“アガル”“サガル”义项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采用和第三章相同的写法,对汉语移动动词“上”和“下”的各义项及语义之间的扩张机制进行了考察,力图建立起一个反映各义项关联的语义扩张网。同样对方向上相反的“上”和“下”之间进行了义项异同的比较,并对实际使用中“上”和“下”的完全对称、相对对称、不对称、以及“上”“下”的中和等特殊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考察。第五章对日中移动动词的语义扩张机制进行了对照考察。对同为往高处移动的“アガル”和“上”,及同为往低处移动的“サガル”和“下”,对其义项、句中的同现成分以及语义扩张方向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尽管アガル的义项多于“上”,但“上”的抽象化程度相对更高;而汉语的“下”义项多于“サガル”的同时,其抽象化程度也是更高。本稿认为,这种义项多少的差别不是由于人类上半身与下半身的不对称(杨雪琳2008),而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日汉语中同样表上方移动或下方移动的动词的数量的多少—所致。而义项之间关联度的不同,则来自于语义扩张方式的不同。由隐喻扩张而来的扩张义与原型义相似度最高。“アガル”的义项中,由原型义经隐喻和换喻直接扩张来的义项居多,各义项与原型义关系紧密,但各义项间关系较松散;而“上”的各义项中,大多是由换喻和提喻经扩张义再次扩展而来,非原型义与原型义联系不那么紧密,但义项间联系相对更紧密。而“サガル”较之“下”义项较少,前者各义项间联系较松散,而后者各义项以原型义为中心井然有序地排列,与原型义关系较为紧密。另外,由于日汉语法体系的不同,汉语中的时间顺序原则导致在句中“上”和“下”不能和某些移动要素同现。第六章是本稿的结尾部分。总结了本稿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 【分类号】H36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96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