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上海城市空间建构与城市改造:城市移民与社会变迁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s and Renovation of a Community of Shanghai

【作者】 赵晔琴

【导师】 Pierre-Paul ZALIO; 丁金宏;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 人文地理, 2008, 博士

【副题名】以上海社区为例

【摘要】 20世纪末,中国社会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之前,中国社会学主要是围绕农村社会的转型。70年代末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后,农村研究一直占据社会学研究的主体。相反,在研究对象的建构上,中国的城市和大都市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尽管城市并没有被学者们抛弃,但是城市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系统的研究。在这方面,上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回顾过去几年的城市改造,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拆毁,甚至更激进的干预造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居民对改造的争议以及对改造中外来民工居住权的争议……这些都已经陆续进入媒体和研究者的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学研究比城市规划者走得更远,他们可以提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问题:对居民来说,社区改造意味着什么?改造在何种程度上使得社会生活和城市生活发生重要变迁的?改造是如何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总体变化的?在这里,城市改造并不被看作是严格的空间意义上的规划方案及其对城市结构和类型化的后果,而被看作一个涉及不同行动者的长期过程。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提出了一个贯穿全文的社会学假设:城市改造不仅仅是简单地拆毁和重建那些被认为是不卫生的、危险的社区,它更深入地作用于城市中的不同社会群体(有着上海户口的本地居民和没有上海户口的乡城迁移人员),促进或加速了本地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城市改造的影响不仅仅在住宅这一领域,它更涉及到城市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重组。本论文以上海这座城市为例,从对一个社区的专题研究来考察这些问题,通过居住者的空间、居住和社会轨迹变化来了解这些机制(过程)。鉴于此,本论文从地理位置(市中心)、居民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贫困区)和居住状态(本地居民和乡城迁移人员混居)等方面入手,选取上海市苏州河北岸的元和弄社区为研究个案,主要出于几方面的原因:元和弄是由1950年代以前的第一代移民形成的棚户区。大部分住宅中人口拥挤,没有卫生设施,其建造历史超过50年。1990年以来,元和弄聚集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他们与当地的居民处于中断的状态。元和弄的人口异质性体现为:是否拥有上海户口,在社区的居住年限,以及本地居民和来自其他省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新来者定居社区并在新的领地上形成了集体空间,使得社区经历了一个人口结构的重构过程。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经历着一个改造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类似的旧区成了优先改造的对象。如同市中心的其他地区一样,元和弄的管辖区也对其进行了城市改造的规划。在官方的眼中,元和弄只不过是他们战略蓝图上的一个贫困飞地。在改造中,旧房的拆除和居民的动迁不可避免。从1996年到2005年,元和弄经历了两次居民动迁行动。1996年到1997年,大约有40户居民从市中心迁往城郊的新住宅。2002年2003年,住房私有化普及,房地产开发商介入城市改造。对元和弄的主体部分的改造,由于多方面的制约而迟迟未动:土地的争议、行政和财政困难,以及来自居民的社会和心理障碍等等。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改造,棚户区居民(主要指本市户籍的老居民)内部产生了分化:一部分居民搬离社区,把老房子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另一部分居民与数以千计的外来者共同生活。居住空间流动促使原有的社区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引起了空间重组和生活地的多样化。事实上,对于不同的群体(房东和房客、本地居民和外来打工者、年轻人和老年人,以及不同的家庭),改造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改造都使得所涉及的群体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处于一种过去和未来的冲突与转变中。本研究是一个以实证为基础的专题研究。为了准确抓住城市演变和群体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对特定群体进行了观察与访谈。因此,我们采用的是定性的理解方法:研究一个特定的群体,观察他们在社区中的日常生活,与他们进行长时间访谈,研究他们的居住轨迹并且利用所有可以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社会学访谈为理解流动行为提供经验基础,而宏观的定量分析则着眼于社区的人口结构。我们从居民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和一系列个体访谈中获得的资料出发,分析居住者的生活史、迁移轨迹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的居住轨迹等等。但是,本研究不仅仅要通过一个社区描绘上海的城市转变,我们希望对一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地探讨:1)通过“组成城市的”居民们的行动和具体的居住选择,而不是从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政策意图出发来研究城市转变。棚户区见证了上海近百年的发展史,折射出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制度改革、城市规划实践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综合作用下的城市社会空间的变迁。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住房的私有化促使居民在城市空间中选择新的居住点。本研究从空间轨迹的多样性出发,最终考察进入住房的轨迹的差异。我们在调查中要抓住两个过程之间的节点:一方面是城市政策主导下的社区改造进程,另一方面是以本地居民为调查对象的行动者的居住轨迹和微观策略(转租和居住选择)。我们探讨的问题如下:面对未来的城市改造,元和弄居民的态度如何?他们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对那些已经搬离社区的原居住者,他们是如何选择新的定居点,并将老房子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的?为了描绘居民的类型和他们在上海城市空间的居住轨迹,我们要对社会空间轨迹进行多元化分析。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或家庭轨迹与城市增长限制之间的相互作用。2)迁移和人口流动是如何转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的,并且又是如何建构起新的城市社会的。城市变迁之一表现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涌入,其独特的机制改变了地域的结构化模式和城市人口的空间流动。更进一步地说,时空层面的变迁给城市人口和城市政策的施动者固化了新的游戏规则。这些深刻的变化改变着城市总人口的结构,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城市使用方式。我们把迁移和空间流动看作为一个“总体性的社会事实”(un fait social total):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城市动迁,而是一个从原居住地到新的定居点之间的过程。这是城市社会空间变化的基础。尤其在上海,面临着城市人口和城市空间的双重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两个维度是如何交叉并共同作用于城市的,进而又是如何建构新的城市社会的。这些问题是我们思考当今中国城市时无法绕开的问题。3)从城市田野反思中国特点及其局限。正如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一样,如今的上海被看作是研究中国、调查中国的实验室。我们希望上海的调查可以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社会科学提出的这些问题,同时希望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被调查的社区或者是上海这座城市,而是将本研究置于一个更广泛的理论反思中:中国特色的问题及其与西方模式的差异和局限。通过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考察和反思当今中国的城市问题。本论文将分为两大部分:1,论文的开头两章主要是理论和方法论框架。第一章,我们从理论框架入手提出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城市改造和城市移民问题,并且对“城市和移民”主题的社会学理论和既有的国内外研究加以回顾和总结。第二章主要阐述本研究的方法论,即基于微观社会学层面的个人生活史和社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对具体方法的说明(半结构式访谈,直接观察和文献查阅等)。本研究的调查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在巴黎的调查,从2006年1月到7月,历时半年:二是在上海的调查,从2006年9月到2007年12月,共16个月。调查主要围绕个人和家庭生活史的重构以及社区变迁。2,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元和弄社区的社会变迁,这一部分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性阶段:a)国内迁移、社会空间流动和城市机制(第三章)。主要是对中国总体的迁移政策、上海人口结构以及迁移群体在上海城市空间的地位作总体性的描述。这些描述旨在为之后的分析做背景铺垫。b)社区的稳定过程(第四、五、六、七章)。在这里,我们要区分两个层面的观察:从社会生活的框架下进行社区变迁研究(第四章);人口形态学演变的研究(第五章)。c)变迁与应对(第八章)。第八章旨在分析面临旧城改造下的社区变迁过程。结论部分,作者在回顾整个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研究的几点问题,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作者认为,对于中国城市问题的反思取决于对当代城市问题意识的较好认知,如城市改造和国内迁移。这些问题触及了当前中国城市的内在机制。作者更希望将上海的城市问题扩大到其它新兴城市。后记部分作者选择了位于巴黎二十区的美丽城(Belleville)作为另一个调查田野。类似的华人社区已经成为法国社会学和城市人类学调查的主要田野。作为一个被法国社会结构化和污名化的亚洲商业空间,美丽城自1980年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移民,特别是来自温州(位于浙江省的,有移民传统)和东北(东北地区及其它中国城市,没有移民传统)的华人移民。对美丽城的研究取决于已有的研究资料和对华人移民的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我们力图从城市改造和移民这两条线索来追踪美丽城的城市变迁。作者简单分析了美丽城的历史、亚洲商业空间的社会建构过程以及被访华人移民的生活史。在这里,作者提出这样一个大胆的质疑,即,可以把上海的乡城迁移人员和巴黎的华人移民做比较吗?需要说明的是,作者试图分析这种比较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而非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比较研究。

【Abstract】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in the late 1970’s, China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in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s are the urban growth and the flow of internal migration which is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is flow of internal migration has transformed the urban population.The objective of my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complexit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grants from rural China and the indigenous inhabitants, who are often former migrants, in the context of ownership of an urban space (a poor community of Shanghai) which is dedicated to the renovation. These issues affect urban dynam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our research, we have conducted a thorough analysis of previous empirical research,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The close link between migration and the city has directed us towards a broader debate, particularly on internal migration and urban dynamics. We adopted the method of micro-sociology and regarded Yuanhenong, a poor neighborhood of Shanghai, as the unit of observationMy thesis seeks not only to describ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through a neighborhood. It intends to show more generally: 1) that one must study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activities and choices of people who "organize" the city (not just from the projects of city planning and the intentions of urban policy), 2) how the internal migration and the mobility of population are transforming the cities of the emerging countries and how to build the new urban societies, and 3)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specificities and its limits. While Shanghai may be regarded as a laboratory for China today, as Chicago wa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e can hope that the case in shanghai contributes to renew the questions that the social sciences have arisen.

  • 【分类号】D67;F299.24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330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