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试论菅原道真

【作者】 王颖

【导师】 陈福康;

【作者基本信息】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日语语言文学, 2014, 博士

【摘要】 菅原道真(845年-903年)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政治家、学者和汉诗人。从其政治生涯的角度来看,菅原道真一生经历了两次辉煌时期和两次低谷时期;从其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则经历了所谓“诗臣”与“诗人”这两个阶段。政治上辉煌时期的菅原道真,活跃于朝廷政治舞台,创作了大量描写风花雪月、良辰美景的华美诗篇,为皇室歌功颂德,为自己聊表衷肠,充分尽到了他身为“诗臣”的职责。然而,即使是身为“诗臣”的菅原道真,在面对亡儿、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恶意中伤时,隐藏于他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愤怒便借由诗歌作品喷发而出,向人们展示了他的“诗人”本质。正是菅原道真内心深处拥有的这种诗人本质,使得他在远离京城浮华并陷入人生低谷时,成功地由“诗臣”转变为“诗人”,创造了他在文学上的辉煌。生活在平安时代的菅原道真,正如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唐文化的巨大影响,而其中对菅原道真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白居易了。从作品的形式到内容,菅原道真的文学创作都受到白居易的深刻影响,菅原道真对白居易的模仿更是随处可见。但是,毕竟二者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以及性格思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菅原道真对白居易作品的模仿虽然在表面上颇为成功,但他却模仿不了白居易内在的那种“兼济之志”和“闲适之情”。但是,菅原道真在白诗以及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对他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创新,这一创新给日本汉文学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对之后日本和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虽身为汉诗人,菅原道真却从来没有丢弃过他的“和魂”,“和魂汉才”一直是他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他在其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创作了虽然为数不多却也令人荡气回肠的优秀和歌作品,而《新撰万叶集》更是一部集中地展示了菅原道真的“和魂”与“汉才”高度统一的作品。总而言之,身为平安时代著名汉诗人的菅原道真,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对日本汉文学以及和文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使其成为日本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

  • 【分类号】I313.072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20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