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宋词音乐专题研究

【作者】 伍三土

【导师】 王小盾;

【作者基本信息】 扬州大学 , 中国古代文学, 2013, 博士

【摘要】 目前的词学研究在词史及词学研究史、词籍校勘、词人生平考订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也涉及词乐研究,但对于词乐中的声辞关系尚缺乏深度考察。为填补空白,本文不自量力,试图探讨宋词与音乐的关系及其中种种细节,并阐明词调的传播过程。为达成以上目的,本文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第一章与附录部分遍览唐宋两代音乐文献,尽量无遗漏地辑录了关乎唐宋乐学理论的文献资料。本文其它章节所引用的文献和图表,基本上依据这些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二章探讨有关唐宋宫调理论的种种问题。第一节介绍“以律定均,取声定调”的唐宋双层次宫调理论,并对相关的名实问题和语义混乱加以辨析。第二节论述八十四调、四十八调与二十八调宫调体系的演进关系,解释“燕乐以夹钟”为律本即以唐张文收律夹钟均(宋大吕均)为本,在四十八调体系内分析二十八调“闰为角、变为宫”之疑问,附带讨论“八音之乐”与“应声”。第三节讨论历代黄钟律高标准的变化及其对宫调律吕名的影响,随后全面梳理了俗乐二十八调的不同称谓方式,兼及日本十二律名与二十八调宫调名的关系、“枫香调”等问题。第四节梳理唐宋两代音乐文献中宫调体系的三种排序标准——按调性排序、按均排序与按住字排序,指出此三种不同的排序方式毫无矛盾,唐宋音乐文献关于宫调体系的记录具有一致的传统。在这一节,附带讨论了“四宫七调”说之误。在对唐宋宫调理论有了全面把握之后,本文第三章分别以词调名为序、以宫调为序对唐宋词的宫调记录作了汇总,并讨论了《片玉词》中的宫调简称现象,梳理了唐宋间各种不同的“犯调”定义,分析了宋词中的“犯调”,指出“犯调”的基本单位是“均”(乐句)。第四章利用第三章的统计成果,以宫调为线索,考察了具体词调的传播过程,讨论了词调中的同名异调现象与部分词调的渊源,分析了金元明曲调与宋词词调的关系。本章还梳理了唐宋宫调理论到元明九宫十三调理论的嬗变过程,通过同名乐曲在不同典籍中宫调记录的批量对照,指出元明人“仙吕”、“中吕”两调误“调”为“宫”,“南吕”则误“宫”为“调”,并探讨了《碎金词牌》与《魏氏乐谱》中是否可能存在宋代词乐遗声的问题。第五章对《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宋代音乐实例作了考察。第一节以上下片对照的形式提供了一份《白石道人歌曲》中17首词乐乐谱的新校本,以便观察宋词声辞关系之细节。第二节分析了《白石道人歌曲》17首词乐单字谱中的“五”字与各种双字谱符号,并考虑谱字的出现位置,融各曲与各种符号于一表,提供了关于白石旁谱双字谱符号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第三节针对《徵招》一调进行考察,指出《徵招》词序是解读二十八调无徵之疑的关键。第四节在前文的基础上提供了《白石道人歌曲》17首词乐的用音对照表,并采用简谱和可动唱名法对其中部分乐曲作了译谱。第五节对《白石道人歌曲》中的琴曲《古怨》进行了考察。第六节以《白石道人歌曲》中的17首词乐和《越九歌》以及赵彦肃《风雅十二诗谱》为例,分析了宋代音乐的起调毕曲理论。第六章对《词源·卷上》涉及的部分音乐问题作了考察。第一节考察了中正之声与二十四节气观念上的对应,指出中声黄钟即变律黄钟,并对“中腔”作了释义。第二节考察了中管调,指出头管七均与中管七均有二均重复,二者并用足十二均,附带讨论了高宫律位问题,点明“高宫”之“高”即“中管”的同意词。本章第三节结合白石旁谱对“讴曲旨要”作了释义,重点分析了“均”对词调结构的层次性意义,并对“破近六均慢八均”、“大头花拍居第五”、“叠头艳拍”、“叠顿声”等疑难字句作了合理解读。以上述六章的讨论为基础,本文第七章探讨了“倚声填词”与“依字行腔”两种传统,指出声辞之先后关系与声辞之主从关系不能等同。本章第二节从声辞之先后关系的角度,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词调传播可能经历的路径,指出不能单线式看待词调的传播过程。本章第三节从一首“鬼仙词”出发,就《贺圣朝》和《柳梢青》两调是否可能存在关系做了分析,第四节以《六州歌头》为例讨论了宋词现行标点方式存在的问题。第五节、第六节从声辞之主从关系的角度出发,以白石旁谱、《词源·讴曲旨要》、词调的文辞格律以及第三章的宫调统计为依据,分节奏与音高两个层面,讨论了宋词声辞关系的种种细节;本部分通过统计分析,指出音乐之宫调与韵脚字声没有对应关系、入声在宋代词乐中并不是唱断而是拖长为平声字、“一字领”之文辞节奏特点不尽与词乐有关、同样的旋律可以容纳字数与细部断句微异的文辞,故将文字视为音乐影印件的思维方式并不可取。以上各章的内容彼此关联,故汇为一文,作综合考察。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questions about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 of lyrics and melody of music for Song Ci. Before the next discussions, there offerered a overall data set in chapter1and addendum of the whole text. Chapter2is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especially the names and sorting order of Twenty eight modes.In chapter3,the notes about 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s gathered,while modulation of Song Ci music is discussed.On the base of chapter3,using the notes about 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as clues,the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of Song Ci and the songs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with same name of Song Ci is investigated in chapter4.In chapter5,the17songs of Song Dynasties find in the book named Songs of White rock Taoist priest by Jiang Kui are showed.The6th chapter discussed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music of Song Dynasties mentioned by the book of Zhang Yan named Originate of Song Ci songs, the poem named Method about Sing a song is concerned specially.After all the discussions above,the relation of lyrics and melody of Song Ci is discussed carefully.Questions in this article is interrelated as Domiro dominoes,so they must be investigated together.

  • 【网络出版投稿人】 扬州大学
  • 【网络出版年期】2014年 04期
  • 【分类号】I207.23;J609.2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395
  • 攻读期成果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