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发展研究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ies

【作者】 代光举

【导师】 涂文涛;

【作者基本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 , 政治经济学, 2012, 博士

【副题名】以四川为例

【摘要】 本文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运用文化产业理论和区域文化产业理论,从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角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三力”(文化资源禀赋所形成的竞争力、文化产业集聚所构成的竞争力和政府行为所构成的竞争力)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模型评价体系和权重,通过对10个有代表性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数据进行测量,实证结果证实,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产业集聚和政府行为是影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基于证实了的“三力”模型,以四川为案例,分析了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绪论部分阐明了问题提出的缘由、研究的意义:重点界定和厘清了本论文核心概念:文化产业、区域文化产业和竞争力:说明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提出了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该部分分为四节,分别是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研究综述、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综述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相关研究综述。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部分,分别进行了国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和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在进行国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时,分析了西方文化产业概念历经了从单数的“文化工业”到复数的“文化产业”,最终到“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论文指出这一历程显示了文化产业概念从“文化--技术”和“文化--经济”的内在冲突走向了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和协调,体现了文化产业概念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包容性和扩展性。在对我国文化产业理论进行综述时,指出我国理论界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第二,对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和评估指标、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第三,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论文指出,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与党和国家对文化政策的基本态度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密切相关,与文化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密切相关。在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方面,首先阐述了国外关于竞争力的经典理论:绝对成本理论、相对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钻石模型理论。其中,重点阐述了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在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方面,论文分析指出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形成了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从我国学者目前开展的研究来看,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构建了一些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模型”,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竞争力上的不同研究范式,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总体上看,还没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尤其是在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层面,还处于探讨阶段,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特有的内部要素、层次结构和发展机制还没有形成共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方面,在对国外区域文化产业研究进行整体性概括后,总结了国内对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模式研究。论文指出,不论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还是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成功个案,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资源依托,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区域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对区域本身比较优势的把握。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相关研究综述方面,对精神生产的本质、精神生产的特点、精神生产的作用和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其他形式的关系等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观点综述。第二章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关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点为两大理论,一是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二是区域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属性一节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政治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的三重属性;文化产业的特性一节论述了作为产业形态的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特性和经济形态特性;论文提出从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看,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区域文化产业基本理论这部分探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特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特点和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特点四个主要问题,论文提出区域文化产业具有区域性、独特性、不平衡性、层次性和客观性基本特征。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方面,论文提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受限于经济因素、文化资源因素、政府行为和区域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等约束条件。从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来看,不同国家的文化产业差异性较大,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论文例举了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德国柏林等世界知名文化发展先进区域,提出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1)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有极强的的关联度,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区域性特征明显;(2)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总是集中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市场成熟、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并且形成了产业集群,产生了集群效应;(3)每个区域文化产业都具有自己特色明显、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行业和领域,这些优势行业成为区域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名片”。在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特征方面,简述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角区域,东北、中部、西部区域为代表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区域发展的特征: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看出几个特点:内容的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源的特色性和产业发展的同质性。第三章“三力”模型的理论分析是论文的核心理论分析部分,分为国内经典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三力”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三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节进行阐述。在国内外经典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一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关于竞争力的理论,并对国内外经典文化产业模型进行简述,指出了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研究的几个特点:(1)波特的钻石模型是我国学者借鉴最广泛的基础模型,对于某个地区或者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模型需要更加本土化的研究和改进;(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因素性质指标,分析哪些因素对竞争力形成产生影响;另一类是竞争力显性指标,反映产业竞争力显性结果的指标,竞争力显性指标更能直接反应产业竞争力;(3)通常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文化产业竞争力;(4)在探讨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问题时,相关研究并不深入,对如何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泛泛而谈,难以找准区域提升文化产业竞争的切入点,已有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测算与评价,缺乏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系统理论分析。在“三力”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中,论文论述了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产业集聚能力和政府行为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了证实“三力”模型,基于实践性、简洁性和易得性等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对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模型,经过经济计量模型检验,证实了“三力”模型:文化资源禀赋要素、产业集聚程度和政府行为是影响我国区域竞争力最重要的三大要素,空间溢出效应相比文化资源禀赋、产业集聚、政府行为三大影响要素的影响力要弱,但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要素。第四章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与分析,是基于“三力”模型基础上的实证分析。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是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和政府行为,其权重分别为0.44、0.28和0.28;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的二级指标是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数占六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万人拥有艺术家数量、国家自然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和图书、报刊总印刷量,其权重分别为0.09、0.21、0.21、0.28和0.21;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二级指标是文化企业平均规模、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比重、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和文化企业资产报酬率,其权重分别为0.22、0.19、0.19、0.19和0.22;政府行为的二级指标为颁布和实施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和公共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其权重分别为0.53、0.31和0.16。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运用10个省市的数据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论如下:(1)各省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数值差异显著;(2)北京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属于第一集团,广东、上海、浙江、山东4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属第二集团,四川、云南、陕西、重庆、甘肃等5省市属竞争力劣势的第三集团;(3)通过计算整体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三大影响因素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发现,区域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与三大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都非常高,其中,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性最高。第五章基于提升竞争力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是以四川省案例,分析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首先简述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四川文化产业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三力”模型,探讨如何借鉴北京模式构建政府行为层面竞争力、借鉴广东模式构建产业集聚层面竞争力和如何借鉴云南模式构建文化资源禀赋层面竞争力。第六章研究结论,总结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完善研究。论文可能的创新有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化产业理论、区域文化产业理论以及竞争力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三力”模型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科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产业集聚竞争力和政府行为竞争力是影响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显著因素。第二,以“三力”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位处西部经济水平欠发达,而文化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的四川省应该如何借鉴北京模式、广东模式和云南模式,分别从提升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产业集聚竞争力和政府行为竞争力角度选择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第三,在指标设计上,通过进行专家问卷咨询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这一研究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已有研究中偏重定量分析的不足,将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力争更全面、准确地测算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competitiveness, the auttohor researches the relavent theories of reginal culture industries, as well as empiracal study. Based upon the theories of culture industries and those of reginal culture industries, the dissertation builds the model of "three-power" and this model has been confirmed empirically. 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ower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e power of 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ettitiveness of reginal cultural industries. On account of the proved model of "three-power", the author gets use of the case of Sichuan Province as example to choose the pathes of cultural industries.The dissertaion has three creative points. Firstly, the author builds the model of "three-power" and has proved it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method. Second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at Sichuan Province how to choose the pathe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ies on account of the model of "three-power", and how to refer to the models of Beijing, Guangdong and Yunnan. Thirdly, the author builds the index by means of expert questionaire and AHP, which partly makes up the inadequacy of qualitative analyses in China and which helps to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index and quantitative index in order to more entirely and more accurately measure provi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