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文”为“心学”: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与时代分期

“Prose”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Mind”: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Periodiz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rose Aesthetic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祁志祥

【Author】 Qi Zhixiang;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 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先秦萌芽阶段、汉代奠基阶段、魏晋南北朝繁荣阶段、隋唐宋元发展阶段、明清总结阶段五个时期。先秦的“文”或“文章”“文学”指文明道德,与散文最接近的概念是“文辞”或“言”“辞”。儒家的“言志”论与道家的“言意”论是这个时期散文理论的代表学说。汉时“文”或“文章”“文学”出现了指称有文采的辞赋作品的新义,散文理论集中表现为美文学的辞赋批评和史传散文批评。道德美与文采美是汉代散文美学的两大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理论出现巨大繁荣。人们一方面继承了汉代辞赋批评对散文辞采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在玄学适性风潮的影响下以“缘情”为“文之经”。唐宋出现了回复汉代古文的运动,强调“文以载道”与自由散句,对抗六朝散文创作重文轻质的骈俪倾向。明清是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综合时期。明道、抒情的文学观念得到兼容,“文”为“心学”的民族特色得到抉发,“文学”是“文字著作”的涵义得到明确界定。

  • 【文献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25年02期
  • 【分类号】I207.62
  • 【网络出版时间】2025-03-05 20:39:00
  • 【下载频次】147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