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坐立位核心肌训练等速仪峰值体重比变化观察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病人坐立位下核心肌训练前后等速仪峰值体重比变化及下腰痛疼痛及活动障碍问卷值前后变化,进一步说明此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增强日常活动能力,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80位年龄在42.13±10.08岁间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病人自愿加入本研究,随机将样本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参与核心肌普拉提训练每周2次,训练共持续12wk。地点为我院康复治疗中心;对照组只进行同期评估及宣教。两组样本在训练前及训练后均进行同期评估,之后跟踪随访半年。结果:除4名样本由于个人因素流失外,其他样本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处理,我们发现VAS疼痛量表问卷和OSW下腰痛活动障碍问卷结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屈肌峰值身体重量比(PT/BW)78.33%(60°/s);83.14%(75°/s);69.91%(90°/s)及伸肌峰值身体重量比(PT/BW)93.58%(60°/s);136.47%(75°/s);141.26%(90°/s)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坐位下核心肌训练可改善腰背肌屈伸峰值体重比,可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训练可尝试推广。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201303063)
- 【文献出处】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06期
- 【分类号】R687.3
-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16 10:1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