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贫困问题的国际测量方法及对中国的启示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broad and Its Inspirations for China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唐丽霞张一珂陈枫

【Author】 Tang Lixia;Zhang Yike;Chen Feng;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 2020年后中国贫困问题将发生转型,相对贫困群体成为扶贫实践的主体。国际上对其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收入测量和非收入测量两大类。前者以收入为基准,辅之等值量表确定家庭规模,采用绝对值或比例值计算,如世界银行高标准贫困线与社会贫困线、经合组织和欧盟相对贫困线、澳大利亚亨德森贫困线和新加坡收入位置法测量等;后者则将群体需求指标化,更关注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以A-F多维贫困计数法为代表。相形之下,中国可以针对发展现状,城市采用相对贫困测量方法,农村采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根据家庭成员结构划分家庭类型,制定扶持政策;细化转移性收入统计,将政策性转移收入单独列出;提升贫困测量结果应用范围,实现与扶贫政策设计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贫困测量相对贫困多维贫困国际经验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京郊贫困村精准扶贫政策的瞄准机制研究”(17ZGB007)的阶段性成果
  • 【文献出处】 国外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Abroad , 编辑部邮箱 ,2020年06期
  • 【分类号】F323.8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825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