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维特根斯坦与韩礼德语言哲学之比较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田华静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后期维特根斯坦在批判其前期逻辑图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游戏论,主张从语言游戏中确定词语的意义,对意义的本真追问成为其哲学研究的母题;韩礼德作为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继承了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的语言观,将语言学视为人类学和文化的一部分,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思想也强调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和功能,认为语言可以建构现实。从意义观、语境观、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方面系统比较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思想的异同,并探寻导致其差异的根源,对于当下的语言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基金】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资助项目“作为社会过程的法律语篇——语篇语义学视角”(13TS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献出处】 学习与实践 ,Study and Practice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05期
  • 【分类号】H0-05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7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