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清热益气法治疗“脾瘅”的理论基础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脾瘅"一词作为疾病名称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脾瘅为数食甘美,脾胃蕴热而致之口干、消谷善饥的病名和症候名。此外,脾瘅还是消瘅的成因之一。禀赋薄弱的先天遗传因素是脾瘅发病的内在条件,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外邪侵袭等后天环境因素是发病的外在条件。脾虚内热与脾气郁遏为脾瘅的基本病机,核心病机是脾虚内热。清热益气法能调畅中焦气机,解除脾气郁遏,清除中焦湿热蕴结,恢复脾之健运功能,是治疗脾瘅的基本大法。

【关键词】 脾瘅脾虚内热清热益气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523003)
  • 【文献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12年01期
  • 【分类号】R259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1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